醫學美容並不像大家想像整東整西,造成整容達人。實情是,大多顧客只是希望保持青春,變得年輕。它是一門新興科目,並未有專科設立。希望透過我過往的經驗,能在這裡分享一點知識與樂趣給大家。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有效美白 - (3)
上兩期提到有效的美白成分, 分別為歷史悠久的苯二酚(hydroquinone), 用於治療暗瘡的維A酸(retinoic acid), 果酸或有機酸換膚, 抗氧化物維他命C, E及綠茶多酚.今期繼續介紹其他被證實為有效的美白成份.
1) 抑制黑色素酵素
蘆薈苦素(Aloesin) - 固名思義, 蘆薈苦素由蘆薈中提煉, 在臨床研究上,蘆薈能促進傷口癒合並具有抗發炎的特性. 它亦能有效阻擾製造黑色素的酵素, 達到美白功效. 對於曝曬後而皮膚變黑, 也有一定效果.
熊果素(arbutin) - 源萃取自一種叫熊果樹的葉, 因此而得名. 其他植物, 如梨樹葉, 小麥等也能提煉. 熊果素源自日本, 有效抑制黑色素, 與蘆薈苦素一併使用, 效果相得益彰. 外塗熊果素雖然安全, 但濃度過高亦會刺激皮膚引起紅腫.
麴酸(kojic acid) - 發現由於釀造清酒是釀酒師皮膚特別白皙, 及後研究得出釀酒時, 發酵的稻米所產生出來的麴酸所得的效果. 麴酸能有效地抑制黑色素酵素, 但高濃度會引起皮膚敏感.
類黃酮(Flavonoids) - 普遍存在有色植物中及賦與其顏色, 如蕃茄, 士多卑利, 提子等. 類黃酮種類多達數千種, 能抑制黑色酵素, 亦能協助維他命C功效. 其中一種鞣花酸(Allagic acid), 初步證實對有助防止紫外線照射後皮膚變黑.
除以上美白成份外, 還有一些屬天然成份, 有少量研究證明能抑制黑色素酵素, 而多用於護膚品, 如甘草精華(Licorice extract/ Glabridin), 桑樹或構樹精華(Mulberry/ Paper mulberry), 由印第安鵝莓提取的余甘果萃取物(Emblicanin)等.
2) 減少黑色素細胞釋放黑色素到鄰近角質層.
黑色素在細胞中形成, 然後釋放到皮層才會令皮膚整體變黑. 若果能阻止黑色素從細胞釋放, 便可達到美白效果.
維他命B3(Niacinamide)便是其中一份子, 它被證實能阻止黑色素轉移及減少色斑形成. 除此, 還有抗炎, 抗氧功效. 外塗維他命B3副作用不大, 但口服過量也會引起腹瀉, 頭暈等中毒跡象.
豆奶或大豆精華, 亦有阻止黑色素釋放的功效. 外塗大豆萃取物能有效減淡色斑. 因屬天然成份, 副作用不多. 大豆亦含有類黃酮成份, 能提供抗氧化及抗衰老效果.
3) 選擇性毒殺黑色素細胞
直接把黑色素細胞殺害, 令其無法製造黑色素. 如壬二酸或叫杜鵑花酸(Azeliac acid)便是其中一種. 壬二酸是一種存在於自然界穀類物質(例如:小麥、大麥、稞麥), 多用於暗瘡治療, 非正式用於美白去斑. 它能選擇性地只抑制不正常的黑色素細胞, 固對荷爾蒙斑產生美白效果.
總括而言, 市面上一些美白產品, 多數離不開以上成份. 其美白功能, 不但取決於成份的名字, 還有其濃度, 皮膚滲透及吸收能力, 對空氣及陽光的穩定性, 酸鹼度等等. 所以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啊.
陳永崇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卡狄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文憑
資料來源: Jessica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