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十問八九,都不知道臥蠶是什麼,直到近年韓風大熱,以至審美標準也隨之轉變,韓國視為年輕可愛的臥蠶,也漸漸吹到來香港。
臥蠶
臥蠶其實是當下眼皮肌肉收縮時,所隆起的部分,大小因人而異。 當我們把雙眼咪起時,又或者大笑起來,下眼皮的眼輪匝肌(orbicularis oculi)就會收縮,做出需要的表情,若果肌肉天生比較大及突出,就會產生所謂的臥蠶。 往時,臥蠶給人一種眼部浮腫的感覺,但隨著審美準則之改變,現時流行的臥蠶,會給人一種可親、迷人及笑意滿臉的觀感。
眼袋及淚溝
相比起臥蠶,眼袋及淚溝會讓人看起來衰老憔悴,沒精打采。 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眼袋已相當明顯,其形成主因是眼眶骨骼及軟組織退化,眼部韌帶鬆弛,讓眼眶內的脂肪跑掉出來,形成突出一泡的眼袋。 淚溝則是脂肪及軟組織流失,導致皮膚凹陷下垂,讓人感覺年老消瘦。
臥蠶,眼袋及淚溝
相信很多讀者搞不清以上三個近似而獨立的部位。 試過有些病人說要除眼袋,其實是他想去除的位置是現今流行的臥蠶,說要填淚溝,其實要弄平眼袋才真。 簡單一點,就是從側面看,把雙眼咪起時,若果在下眼線即時有突出的地方,那是 臥蠶。 當沒表情時,下眼皮依然有凸出的地方,那就是眼袋。 而緊接眼袋之下,凹陷的地方,就是淚溝。
改善方法
要製造出可人的臥蠶,除天生外也可後天加工。 方法是注射一些質感柔軟的透明質酸令下眼皮微微隆起。 因為是注射療程,有機會產生瘀青及腫痛。 施打不好,亦容易引起怪相,尤其時沒有眼部表情時,也讓別人看到明顯的臥蠶。
至於眼袋去除,可先考慮注射方法,如把淚溝填平,讓它與突出的眼袋成一直線,視覺上眼袋就會消失。 也可以採用手術式抽眼袋,把眼袋內的脂肪抽出,直接撫平。 手術式方法好處是效果明顯及持久,但需要冒上手術風險,如眼肌血管的傷害等。
陳永崇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卡狄夫實用皮膚科文憑
資料來源: 頭條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