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脂肪轉移

自體脂肪轉移
脂肪可以轉移?抽脂,這個醫學名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將多餘的脂肪抽走,惟這怒人的一團團脂肪,原來只要懂得運用,它竟然可以化身為「天然填充劑」,為自己的容顏再添姿彩,面形更具立體感。事實上,早在六、七年前,脂肪轉移微創手術,已經在日本及台灣流行,被廣泛應用在修飾面容上,由於排斥性低及安全度高,成為人工填充劑外另一更好選擇。

人工填充劑與天然填充劑(脂肪)有何分別:
目前應用在美容的填充劑,例如透明質酸及聚左乳酸等,均是外來經人工整合,或由細菌培植而成;相反,自體脂肪是純天然,較少排斥及安全度高。在經濟角度上,脂肪可抽出較大份量,一次過約抽出50至100毫升脂肪,已足夠作修飾面容之用;透明質酸則較昂貴,1毫升約需數千元。注射過多透明質酸,亦會令面容變硬,欠缺自然。

脂肪轉移如何能修飾面部輪廓?
不少擁有「國字面」或顴骨高的女士,都誤以為必須要削腮骨或磨顴骨,才可修飾面容,其實透過自體脂肪轉移,亦可達至相同效果。醫生可將脂肪注射至「蘋果肌」等位置,在視覺上令顴骨不會太突出,令輪廓提升。一些面容凹陷、前額扁平或有疤痕人士,亦適宜以自體脂肪作修飾容顏之用。

進行自體脂肪轉移的先決條件:
l   健康良好,沒有長期病患,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等,亦不可服食薄血丸
l   孕婦切忌

面部的自體脂肪轉移手術過程:
整個手術約需兩小時,以睡眠麻醉及局部麻醉進行,不用住院,醫生會先在患者兩邊大腿後側或內側位置,各自以注有麻醉藥水的針筒,抽取合適份量的脂肪。選擇在大腿抽取脂肪,是因該部位的脂肪細胞較多,較少纖維組織。由於針孔幼細,抽脂部位並不用縫針,貼上膠布便可;繼而醫生會即時在密封狀態下,除去針筒內的麻醉藥水,將抽出的脂肪轉而到更幼細的針筒內,逐小注射到臉孔合適的位置。

由於是逐小注射,故此脂肪不會在注入後移走,亦不會出現硬塊。雖然手術後初期可能會有微紅或紅腫,惟很快會消退。一般情況下,醫生每次最多只會注射約50毫升脂肪至面內,因注射過多,會出現硬塊,以及脂肪細胞壞死,如有需要,可於半年後再進行手術。術後患者可即時如常活動,並不用服藥或塗藥膏。

脂肪轉移手術的風險:
l   麻醉風險
l   脂肪感染風險,因有細菌孳生
l   注射過多脂肪出現硬塊或疤痕
(以上有關風險情況罕見)

為何脂肪轉移未能廣泛應用在隆胸手術?
在隆胸手術使用的矽袋,每個約200至250毫升。由於胸部扁平的人士,身材一般較瘦削,故此較難一次過抽出大量脂肪供隆胸之用。而且,脂肪再注入入體後, 只有六至七成脂肪細胞能存活, 其餘因未能黏附血管而流失,加上注射過多脂肪到體內,亦會引致硬塊。若堅持以脂肪轉移作隆胸之用,患者可能需要在術後三個月再進行脂肪轉移,逐小注入脂肪,令胸部豐滿。不過,對於身材瘦小的女士,她們未必有足夠脂肪作轉移之用。



Dr Chan Wing Shung Edwar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