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有效美白 - (1)



俗語說一白遮三醜, 美白產品對女仕來說的確重要. 坊間琳瑯滿目的美白成份, 一定會令讀者摸不著頭腦. 但事實上, 真正安全又可美白的成份卻實不多. 再者, 大部份產品並不能一時三刻把皮膚變白, 而實際上, 要用上數月以上方見成效.


常用有效美白成份.

要數歷史悠久又有效的美白成份, 非苯二酚(hydroquinone)莫屬. 最常見的苯二酚有2%及4%濃度. 它是酵素酪胺酸酶(tyrosinase)的阻擾劑, 能有效阻止皮膚黑色素製造, 從而令皮膚變白. 在醫學上, 主治荷爾蒙班及發炎後色素沉澱等問題. 在結合異維A酸及類固醇一併使用, 更為有效. 雖然苯二酚作為外用藥膏是很安全, 但若果濃度過高或長期使用, 亦會刺激皮膚或引起白化或黃褐病(Ochronosis)等問題. 所以使用時要適可而止或尋求醫生建議.

維他命A(Retinoid)或其衍生的維A酸(Retinoic acid), 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詳, 較普遍用於治療暗瘡. 但同時亦有美白, 抗氧化, 促進膠原增生等功效. 外塗維A酸能阻礙黑色素產生及轉移, 亦能增加皮膚代謝使有色斑的表皮脫落, 固有美白效果. 可配合類固醇及苯二酚外塗使用, 令效果更為顯著. A酸是香港註冊藥物, 要醫生處方, 方能使用. 不當使用會令皮膚乾燥, 過敏或灼傷等.

果酸換膚, 大家應該對它不陌生吧. 果酸實情指由水果提煉出來的天然有機酸, 如檸檬酸(citrus acid), 由甘蔗中提煉出來的甘醇酸(glycolic acid)等. 除此之外, 還有其它類同的有機酸用於美容方面, 如酸奶中萃取的乳酸(lactic acid), 樹脂蒸餾出的間苯二酚(resorcinol), 由醋酸合成的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 TCA)等. 有機酸亦可分為AHA(Alpha Hydroxy Acid)及BHA兩大類, 如甘醇酸及乳酸為AHA類, 而BHA類就有水楊酸(Salicylic acid). 外塗低濃度有機酸, 可引致表皮及其黑色素脫落, 達致淺層換膚及美白. 亦有研究顯示, 有機酸能抑制黑色素生產, 令皮膚變白. 現時很多美白產品也加入低濃度有機酸, 當你看看成份說明, 就會發現如AHA, BHA, TCA, glycolic acid, pyruvic acid等等. 部份人使用有機酸後, 皮膚可能受刺激而變得紅腫, 不當使用亦可導致皮膚受損, 所以必須依說明或醫生分咐正確使用.

由於篇幅關係, 下期再續.


陳永崇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卡狄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文憑



資料來源:   Jessica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填充物



填充物(FILLER), 顧名思義, 是把有空隙的地方填滿, 把凹陷的地方填平, 或更甚者, 把扁平的地方填得更突/凸出. 在人體使用的填充物稱為生物填充劑, 可細分為注射用的液態/流質狀, 及手術植入式的固體狀. 即大家比較熟識的透明質酸(注射填充)及矽袋(手術植入). 一般來說, 注射填充會採用一些非永久性的物料, 如注射透明質酸, 大約可維持半年至年半. 而手術用的填充物, 則採用永久性的.


最早期填充物


其實皮膚填充物的歷史相當悠久, 最早期是採用來自動物的皮膚組織所提取的膠原蛋白, 亦是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FDA)最早批准的生物填充劑, 可有效地填平疤痕及凹陷創傷. 然而有部分人對動物蛋白產生過敏反應, 注射前必先要做皮膚過敏測試. 雖然及後研究能生產一些低敏膠原蛋白, 但因在人體內容易吸收, 期效一般為數月, 因而續漸被低致敏, 維持效果相對長的透明質酸所代替.


安全要素


因為植入體內關係, 填充物料有相當嚴格規定, 必需確保其安全性及可預測性, 即注射後, 我們能清楚了解其分解原理, 吸收過程及可能存在之風險. 固一些歷史較長久的填充物(如透明質酸), 最為醫生廣泛使用, 因其悠久的臨床驗證, 安全性極高. 固從醫生角度來說, 並不是越新越好, 反而是越舊越可取.


永久性與非永久性


很多愛美一族都會有此要求, 想注射一些持之以久的填充物, 其目的是注射一次就能達到效果, 不需要重覆填補. 但世事往往事與願違, 皆因永久性注射填充物, 壞處比好處多. 主因是採用注射方式, 注射物料必需是流質狀, 當注進身體以後, 便會與身體融為一體, 假若注射不當或失誤, 更會散落在皮膚其他層面, 要把它清除有一定困難. 若果採用永久性注射物質(如液體矽膠), 現時是沒有溶解配方的, 當注射後發覺並不是預期想要的效果, 即使動手術, 也未必能完全清掉. 亦因為流質啫哩狀的關係, 倘若在體內數十年以後, 隨著體內細胞運動而移動(即移位), 亦不出為奇. 況且, 依現時數據, 還沒有得出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後, 那些永久注射物是否完全. 固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下, 本地醫生大多採用非永久性的填充物, 方為安全可靠.


現時香港醫生普遍採用以下三類作為注射性填充物料:

    透明質酸, 微晶瓷
    聚左乳酸
    自體脂肪



陳永崇醫生

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卡狄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文憑




資料來源: www.drchan.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